□ 本報記者 付朝歡
新冠肺炎滅活疫苗、“咽拭子”采集機器人、自動采血機……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位于綜合展區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備受關注。
本屆服貿會首次設置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不少展品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科技戰“疫”成果,此后也將共同成為大眾公共健康防護力量中的生力軍。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上市可期
對于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的新冠疫情,疫苗已成為當前打贏新冠抗疫戰的“關鍵武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高力博士在“公共衛生論壇”上表示,全球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中國在這方面是領先的。
在本屆服貿會的綜合展區,記者看到兩家企業展出的三種新冠肺炎滅活疫苗實物。這三種新冠肺炎疫苗均為滅活疫苗,分別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旗下的北京和武漢兩個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作為生物醫藥“國家隊”、抗擊新冠疫情的“先鋒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在國內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和緊急使用的數據來看,我們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非常好。目前年產能為3億劑,擴建以后年產能可達10億劑。”
這位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中國生物研發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正在阿聯酋、巴林、秘魯、摩洛哥、阿根廷等10個國家開展Ⅲ期臨床試驗,各方面進展全面領跑全球。“目前主要看Ⅲ期臨床結果。如果試驗順利,新冠滅活疫苗將在今年年底正式上市。”
在中國生物展臺,除了展示新冠滅活疫苗,還展示了核酸檢測試劑盒等抗疫“明星”產品。值得關注的是,被譽為治療危重患者“金鑰匙”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也是首次公開亮相。
在旁邊的北京科興中維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展區,也展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盲試結果顯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全部Ⅱ期試驗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完成。目前,公司正與多個國家的合作伙伴積極推進Ⅲ期臨床研究。
記者注意到,現場展出的“克爾來福”疫苗有兩種包裝——預充注射器包裝和西林瓶包裝。前者使用便捷,但運輸成本較高;后者能提升空間效率,更經濟實用。
對于公眾關心的疫苗價格,科興品牌公關總監劉沛誠表示:“由于III期臨床研究還沒結束,目前無法確定疫苗價格。但不管是面向中國還是面向全球,我們承諾會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
醫療機器人助力科技抗疫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采集“咽拭子”的任務量巨大。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能不能讓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咽拭子”采集過程,既能避免采集過程中的交叉感染,同時保證樣本采集的規范性?
在本屆服貿會的科技戰疫優秀案例展示區,一款來自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沈陽術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咽拭子”采樣機器人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駐足圍觀。這也是全球首款智能“咽拭子”采集機器人,于今年3月8日首次進入醫院紅區為新冠確診患者采集生物樣本。
“在使用過程中,醫生在后端進行操控,無需直接接觸,全流程大約需要2分鐘。”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浩向記者介紹說,被采集者坐下后,將下巴放在指定位置上,采樣機器人可以自動識別人的口腔位置,并快速定位,以人機協作方式進行后續采樣,最后將樣本放入試管中。
劉浩告訴記者,機器人輔助在力度控制、精度、采樣一致性等方面更具有優勢,能夠更加柔順。“上述機器采集的拭子質量,并不劣于人工采集。”
除了咽拭子采集機器人,記者還看到由北京邁納士手術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采血機。今年疫情期間,這款自動采血機還進駐北京佑安醫院支持抗疫。
“它可以代替人工全自動進行靜脈采血,目前精確度能達到95%以上。一方面,保護護士免受采血針刺傷害;另一方面,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被采血者就醫感受。”展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需將手臂伸入機器內,機器會自動抓針、壓脈并固定手臂,然后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識別靜脈位置,并自動消毒、穿刺抽血,并將血液注入不同采血管。
除了這兩款機器人,智能消殺機器人、配送機器人、化驗機器人等紛紛亮相展會。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這些機器人部分已經在這次疫情中施展“拳腳”,比如,參展的優地公司配送機器人“優小弟”曾在武漢方艙醫院承擔無人配送和消毒工作,坎德拉醫用消殺及配送機器人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金銀潭醫院。在未來的防疫過程中,這些機器人還將繼續在更多場景發揮作用。